找到相关内容167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与东西文化──思维角度的检视

    所以只用暗示,让学者自己参破;二、所有禅公案都是一种方便,没有标准答案;三、所有学僧都要到处参学,以累积禅的知识,久而久之,便可贯通。这三点其实都是禅外说禅,以指代月,恰好证明了胡适对禅的无知。后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4570585.html
  • “六祖坛经”之禅机大旨

    如是功德,  不以世求。」此当「机」而指点其自我超转之道。再则,梁  武帝问,「如何是圣谛第一义﹖」此中亦涵有一有待启迪之  「机」,而达摩当「机」而遮﹔并暗示其「廓然」之境,是  当「机」而展示一...

    朱维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2670784.html
  • 大乘佛教伦理现代化重建课题试论

      佛伦理对最低限度的守法伦理。我们应用此一模型,当有助于重新探讨并发扬不二法门的中道原理(理论层面)与大乘菩萨道的慈爱精神(实践层面),藉以暗示如何适予解决佛教戒律的现代化等圈内课题,以及佛法与世法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5470794.html
  • 佛经与图像─敦煌第二二0窟北壁壁画新解

    相似性暗示着两种可能:一是   玄奘译本的梵文原本与吉尔吉特所出相同,二是吉尔吉特所出   梵文「药师经」是从玄奘的汉文「药师经」翻译而成,因为有   记载表明玄奘确曾将汉文文献译为梵文。【注七】由于...记载暗示着慧简《灌顶经》是以《药师琉   璃光经》或称《拔除过罪生死得渡经》为依据「抄撰」而成的   。很显然,慧简重新「抄撰」这部经并改名为《灌顶经》的目   的只是想普及此经,并不想编造一部新经,...

    宁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970809.html
  • 日本佛教的近代转变

    语言学、文献学,将佛学正  式地当作一门现代学术来进行研究了。  学习梵文等南亚语文当然可说是增添一项了解佛教的有力  工具,但是对于部分日本学者而言,这种学习带有一个兴奋的  暗示,就是他们自此较以往更...

    王俊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2570913.html
  • 大黑天图像样式考

    上之形象则不知其来源(见图11),但从其三面六臂之相的变异中,至少暗示了大黑天神开始密秘化的端倪。   通过以上的图像及义净、神恺记录的印度7世纪中后期、中国...

    李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5571060.html
  • 南诏大理大黑天图像研究

    】松元守  隆的研究则指出,「金迦罗神」名号中的「迦罗」二字暗示此神应  与摩诃迦罗有关,而且此神三面六臂的形像又与《大黑天神法》与《  诸说不同记》的记载相侔合,此神应为大黑天变现为战斗神的形貌。...

    李玉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3571100.html
  •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

    中,所用以比喻、暗示、寓意的种种自然事物及其情感内蕴,就并非都是枯冷、衰颓、寂灭的东西;相反,经常倒是花开草长,鸢飞鱼跃、活泼而富有生命的对象。它所诉诸人们感受的似乎是:你看那大自然!生命之树常青啊,...

    李泽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871115.html
  •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

    性则知天矣。”(孟子·尽心上)。至于“性”,孔子说的“性相近习相远。”(论语·阳货)似乎只是说人的本性是普遍的共同的,这里已经暗示了天然为善的含义,因为以后的《三字经》不会凭空,在这“性相近习相远”前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571296.html
  • 禅茶一趣

    或者禅寺茶道进行过程中的精神。调和意味着形式,而和悦则暗示着内在的感情。和悦夕和——触感的和,香味的和,光线的和,音响的和。泽庵(1573—1645)的《茶亭记》中云:“茶道以天地中和之气为本乃治世安稳...

    源 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5671609.html